汛期如何對水情和雨情做到實時、準確的監測?信息化時代如何讓統計普查數據更精確?這些過去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解決的問題,如今靠一張“天地圖”就能輕松搞定。
1月7日,記者從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了解到,截至目前,由我省主導建設的公益性
電子地圖“天地圖·遼寧”已與省有關部門開發出十多個應用系統,廣泛應用于國土、公安、林業、旅游、應急、房產等多個領域,有力推動了全省各行業管理和服務的空間化、精細化、動態化和可視化建設。
據介紹,“天地圖·遼寧”平臺非常易于二次開發,所提供的全省范圍內多比例尺、多分辨率的電子地圖數據、影像數據、地名地址數據等地理信息服務,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,能為政府、企業、公共安全、商業網站、車載導航服務運營商等眾多行業提供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服務。
目前,省水利部門利用“天地圖·遼寧”提供的地圖服務接口,在線接入了全省矢量地圖、地形、衛星影像等數據服務,作為基礎底圖,疊加水情、雨情、墑情等專題信息,快速地構建了基于地圖的水文信息服務系統,為防汛抗旱指揮提供了信息化的輔助決策工具。同樣在“天地圖”上二次開發的遼寧省統計專題地圖,將統計專題數據與空間化相結合,在電子地圖上準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情況、宏觀調控及經濟發展的未來走勢,以高質量的統計數據和多視角、大范圍、高層次的統計信息展現手段,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了精確依據。